紫外可見光分光計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化學分析、環境監測、藥品檢測等領域的儀器,主要用于測量物質對紫外光和可見光的吸收特性。通過對樣品吸光度的測定,可以獲得關于樣品成分、濃度以及其他物理化學性質的重要信息。
一、工作原理
紫外可見光分光計的核心原理基于光吸收的現象。不同的物質在不同波長的光下有不同的吸收特性。當紫外或可見光通過樣品時,樣品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,剩余的光則被透過或散射。通過測量透射光的強度變化,可以計算出樣品的吸光度,進而分析樣品的特性。
二、技術分析
(1)波長范圍:紫外可見光分光計的波長范圍通常從190nm到1100nm,其中紫外區為190-400nm,可見光區為400-800nm,近紅外區為800-1100nm。不同的物質在不同的波長下有不同的吸光特性,因此,它能夠用于多種物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
(2)分辨率與精度:分辨率是指其能夠區分兩個相鄰波長的能力。高分辨率意味著能夠精確測量每個波長處的吸光度,特別適用于需要高精度光譜數據的實驗。精度和穩定性是其性能評估的重要指標,影響到實驗結果的可靠性。

(3)靈敏度與噪聲:靈敏度是指對微弱光信號的響應能力。高靈敏度的儀器可以檢測到樣品的微小吸收變化。而噪聲則指系統中由外部環境或儀器本身引起的信號干擾。為了提高準確性,噪聲水平需要控制在較低的范圍內。
(4)光源穩定性:光源的穩定性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如果光源的光強波動較大,會導致測量信號的波動,影響數據的可靠性。因此,需要具備良好的光源穩定性,以確保在長時間使用中維持高精度。
紫外可見光分光計作為一項成熟的分析工具,在科學研究、工業生產和質量控制等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朗伯-比爾定律,通過測量樣品對紫外光和可見光的吸收情況,進而分析樣品的濃度和成分。